LaHoChi 與 Reiki 的差異

leon.taipei • 2024 Nov 23

常常被問到:LaHoChi 跟 靈氣 有甚麼差異 ?

整理一下這幾年來親身運用靈氣的心得,如果一定要和 LaHoChi 做個比較,我歸納了幾個相同與差異的地方:


來源:  一樣是光與愛,一樣是來自宇宙源頭的創生能量,一樣是經過地球環境的頻率共振,一樣是協助人類身心靈的覺知開創。

頻率:  靈氣是高頻的療癒能量,LaHoChi 也宣稱是最高頻的能量;端看操作者的學習與實踐,都可以帶來大不相同的能量與形式。如果感知頻譜比較寬,能偵測記錄各種宇宙射線、X光、紫外線、可見光、微波、無線電波等等,甚或是聲波、機械波;那麼其他次元的能量頻率又該如何拿出來評比。

施作:  一樣是徒手觸療,一樣可以遠距療癒,一樣都能跨越時空地傳送療癒能量。

手位:  當然有熟悉靈氣運用的療癒師透過病腺法找到(掃描)能量體的異常,直接展開能量工作。LaHoChi 有著簡單易記的五個的常規療癒手位以及四個自我療癒手位,是這個時代非常適合學習運用的能量程序,比靈氣的一般程序更適合所有人的接收或給予。

符號/咒語:LaHoChi 不使用符號和咒語,更降低了學習上的障礙以及運用上的單純。

階級:  LaHoChi 沒有進階學習的門檻,不需要層層向上追尋一階二階三階的認證;一切都在簡單與愛之中,讓能量自然持續流動。

傳承:  擁有百年歷史的靈氣傳承比較多元;從日本到夏威夷、再到歐美的西洋靈氣及其他分支,偏重於醫療的協助;留在日本的現代靈氣與直傳靈氣也都受到西洋靈氣某種程度影響;而傳統靈氣也有自己的靈性追求與傳承。只有30年歷史的 LaHoChi 傳承相對單純。

運用:  LaHoChi 與 靈氣 各自連結了來自源頭的生命能量,共同配合人類世界的意念,使能量能夠移動到需要的地方,用於地球、人類、動物和植物的照護,以及空間、場域的維護。

感受:這部分的差異最難比較,同一位接收者在不同的時空狀況,接收了不同的療癒師及不同的能量程序,很難客觀地用任何評量標準來說清楚。總的來說:大部分接收者會用直接、強烈、快速這些字眼來形容 LaHoChi。

目標:一樣是"成為"的狀態,一樣是"天人合一"的境界,沒有好壞美醜的比較,都純然是能量的共振與流動而已。


一樣是傳遞光與愛;請大家放下屏障、批判和任何預設,不要再問我:LaHoChi 與 ReiKi 有甚麼差異?


我每天都為自己啟動 LaHoChi 和 Reiki 能量程序,生命中的一切多麼輕鬆、喜悅、充滿榮耀。


三角形呼吸練習
作者: leon.taipei 2025 Jul 11
「吸氣→停留→吐氣」、「吐氣→停留→吸氣」,是兩種不同的三角形呼吸,又叫做(333 呼吸),有各自不同的功能,不要混用,更不要錯用
橫膈膜呼吸
作者: leon.taipei 2025 Jul 7
呼吸練習:腹式呼吸,用橫膈膜的昇抬與下降來創造更大的空間、比較省力,吸氣時候腹部隆起;因為用到的肌肉叫橫膈膜,又叫做:橫膈膜呼吸。
作者: leon.taipei 2025 Jul 4
怎麼翻譯 Activate our Light Body 才對?A啟動光之身體 B活化我們輕盈的身體 C讓紅葡萄酒的口感更柔順
21天的自我療癒
作者: leon.taipei 2025 Jun 20
重複,是我們學習的工具,也是自我安撫的儀式,更是身心整合的練習、內在秩序的重建。如同爬樓梯需要重複的抬腿與落地,才能去到想去的地方
lahochi
作者: leon.taipei 2025 Jun 3
面對太陽第25週期極大期的到來,會有越來越多的地磁風暴;如同防震與防颱準備工作一樣,對於外太空的天氣變化和地磁擾動,你準備好了嗎?
lahoch - breath practice
作者: leon.taipei 2025 May 23
一起來練習 箱式呼吸:四個等長的呼吸節奏,像是「正方形箱子」的節拍舞步。可以強化神經系統對壓力的適應力,也進一步強化身體的各項功能。
自律神經
作者: leon.taipei 2025 May 23
雙腳不接地,大腦不安逸。在長期的調節障礙中,身體零件沒故障,神經系統持續處在警戒狀態、造成交感優勢,出現的文明病:自律神經失調。
Grounding 接地氣
作者: leon.taipei 2025 May 22
無論中醫、西醫,都希望現代文明病患者能夠接地氣:赤腳接觸大自然草地、沙灘,或是用手撫摸大樹,都能夠減緩症狀,喚醒身體的自然痊癒。
作者: leon.taipei 2025 May 18
看看 LaHoChi 能量程序在身體、頭腦與意識的層面上,發揮了怎樣的影響、做了些什麼?來認識 LaHoChi 到底是什麼?
作者: leon.taipei 2025 May 17
LaHoChi 珍貴的地方不在於那些儀式與技術,而是一種生活態度。在和諧與平衡的當中,找到平靜、喜悅與愛。
更多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