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輪迴、因果、業力、因緣到果報

leon.taipei • 2025 May 14

不是要顛覆你的觀點與信念,是邀請你開啟你的覺察。

先講死亡,信與不信,無論你是否認領、有無植入了輪迴的觀點與信念,因為很少有人從死亡的世界回來,清楚講述並驗證回到現實世界的方法,大部分的人都對死亡和死亡的下一步很陌生、擔心一去不返;某種程度來說:很難坦然面對死亡。於是在不同的地域、種族、文明、宗教或哲學為了填補這個不確定,大都創造了一個死後的去處,或是等待著被評判的暫存空間。在這個單行道上,現世的思想與行為則是評判的基準,決定了你在死亡之後要往哪裡去?地獄、天堂?或是再來一次。


然後,在現實世界裡有個看似必然的種瓜得瓜,這個重複出現的觀察結果往往讓人難以反駁,於是因果論成為了宇宙定理。而輪迴加上因果,就變成了:「若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來世果,今生做者是。」。


接下來分享一個故事,從美麗善良的善光公主和文武雙全的國王開始講起:公主認為自己的美麗與福報是宿世累積而來的,是自己的「業力」所招感,而國王卻認為自己和公主的一切都是由他所爭取或賜予的。觀點不同,於是有了爭執;當然父女之間不是用戰爭來處理,故事落幕的時候是國王承認自己的錯誤。


再來一個故事:薛丁格的貓,到底擁有怎樣的累世業力,要在一個密閉系統裡,不是沒有空氣窒息而死、不是沒水渴死、不是餓死、甚至不是生老病死,而是受到某個放射性同位素控制,由半衰期的機率來決定牠的生與死?當然,那是一個思想實驗,不是現實中在實驗室裡發生的情節,所有的實驗變數都只是大腦的幻想,都受到操控,都是邏輯下的可控。


二個故事中間的落差是:累世的業力如何在特定的時間點得到結果和報應?於是用〔因緣和合〕四個字來解決累世行為不一定在今生得報的邏輯斷點。所以,當:輪迴、因果、業力、因緣與果報,這樣的邏輯迴圈打敗了其他挑戰,成為死亡這個議題的當下最佳解釋,就成為了社會集體意識。於是,這個資訊所形成的觀點與信念啟動了影響力,轉化成為能量、固化凝結而成電位差、牽絆特定的原子與分子、排列成形式上的有機分子,組合為某個RNA遺傳因子,深刻地烙在基因層面了。


大家就在這樣的操弄與控制當中,忙著去彌補累劫累世的惡果,忙著去創造下一輩子的善果;這個小我,臣服於集體意識之下,甘願、或不得不,為所謂的大我成為一個固定的形狀、單一功能的零件、一顆螺絲釘。或者,帶上一個面具,讓自己看起來和別人沒有太大不同。


這些,算不算是有趣的觀點呢?

你是否願意從不一樣的角度去觀察,能否看到不一樣的世界?不一樣的規則?和一個不一樣的明天?


If not now, then when ?

三角形呼吸練習
作者: leon.taipei 2025 Jul 11
「吸氣→停留→吐氣」、「吐氣→停留→吸氣」,是兩種不同的三角形呼吸,又叫做(333 呼吸),有各自不同的功能,不要混用,更不要錯用
橫膈膜呼吸
作者: leon.taipei 2025 Jul 7
呼吸練習:腹式呼吸,用橫膈膜的昇抬與下降來創造更大的空間、比較省力,吸氣時候腹部隆起;因為用到的肌肉叫橫膈膜,又叫做:橫膈膜呼吸。
作者: leon.taipei 2025 Jul 4
怎麼翻譯 Activate our Light Body 才對?A啟動光之身體 B活化我們輕盈的身體 C讓紅葡萄酒的口感更柔順
21天的自我療癒
作者: leon.taipei 2025 Jun 20
重複,是我們學習的工具,也是自我安撫的儀式,更是身心整合的練習、內在秩序的重建。如同爬樓梯需要重複的抬腿與落地,才能去到想去的地方
lahochi
作者: leon.taipei 2025 Jun 3
面對太陽第25週期極大期的到來,會有越來越多的地磁風暴;如同防震與防颱準備工作一樣,對於外太空的天氣變化和地磁擾動,你準備好了嗎?
lahoch - breath practice
作者: leon.taipei 2025 May 23
一起來練習 箱式呼吸:四個等長的呼吸節奏,像是「正方形箱子」的節拍舞步。可以強化神經系統對壓力的適應力,也進一步強化身體的各項功能。
自律神經
作者: leon.taipei 2025 May 23
雙腳不接地,大腦不安逸。在長期的調節障礙中,身體零件沒故障,神經系統持續處在警戒狀態、造成交感優勢,出現的文明病:自律神經失調。
Grounding 接地氣
作者: leon.taipei 2025 May 22
無論中醫、西醫,都希望現代文明病患者能夠接地氣:赤腳接觸大自然草地、沙灘,或是用手撫摸大樹,都能夠減緩症狀,喚醒身體的自然痊癒。
作者: leon.taipei 2025 May 18
看看 LaHoChi 能量程序在身體、頭腦與意識的層面上,發揮了怎樣的影響、做了些什麼?來認識 LaHoChi 到底是什麼?
作者: leon.taipei 2025 May 17
LaHoChi 珍貴的地方不在於那些儀式與技術,而是一種生活態度。在和諧與平衡的當中,找到平靜、喜悅與愛。
更多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