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種層面的「休息」,你缺少哪一種?
你需要至少七種不同層面的休息,來滋養你的身體與心理

需要休息嗎?其實,你需要七種不同型態的休息。
社會框架、工作壓力、生活忙碌、關係緊張、社交要求、家庭責任、情緒起伏、身體調適讓現代人經常處於疲憊當中,無法充分體會生命的喜悅與美好。
看一下我們需要哪些種類的休息吧!
一、身體
除了靜態的睡眠與躺臥之外,動態的瑜伽、伸展也能促進身體放鬆與修復
二、大腦
從事興趣嗜好或冥想,從日常生活與工作中解放、清空暫存記憶體
三、感官
離開密集轟炸般的刺激,片刻的安靜、微暗的光線、遠離手機與電腦
四、創作
藝術、展覽、音樂會,甚至是純然的手做課程,找回熱情與靈感
五、情緒
忠於自己的情緒、避開耗盡心力的場合、事務及不必要的忍耐
六、社交
讓你的周遭充滿支持與真心關愛,遠離不必要的社交、甚至安排獨處
七、精神
閱讀、內觀、祈禱、冥想及社會服務可以讓你找到更獨特的平靜,改變觀點信念
「休」是一個人和一株大樹一起站在天地之間,大樹看似靜止卻也隨著天地萬物一同和諧共振;忙著汲取水分滋養自身,為生存與成長默默努力:忙著隨風而動,也一直回到原來生長的方向;看似甚麼都沒做,也忙著呼吸與光合作用為其他生物提供遮蔭與必要的氧氣。
「息」就是自己的心,是意識,是大腦的感知評斷,是身體的神經感官;你願意停止判定是非對錯嗎?願意成為那顆大樹嗎?
大家都說接觸大自然是最好的休息,因為大自然無私地提供我們:地、水、火、風的平衡與和諧。然而,回到自然是更好的休息,回到自己原本的模樣;沒有裝模作樣,不必有模似樣,自然而然,回到自己的樣貌。。讓我們好好的重新安排一下生活,讓自己能夠享有這七種層面的休息;才能充分發揮能力與才幹,才不會讓自己永遠虛累累,不必花費更大的代價。